既是大市场也是新赛道 外资眼中的中国新机遇

  • 时间:
  • 浏览:139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近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两新”政策,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又是如何看待国家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呢?

  当记者来到中国欧盟商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商会1700多家企业会员,有近一半正在跟进“两新”政策的推进实施。他表示,不少欧洲企业已着手研究如何符合条件,积极参与到设备更新;也有不少汽车、家电企业已经开始看到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拉动效应。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彦辞:我们非常鼓励我们的企业会员去了解和研究这些政策,看看他们是否有资格享受其中的红利。因为我们也看到,竞争在这里也很激烈。所以外资企业需要投资,站在技术最前沿,把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在某些情况下,在这里为中国市场进行产品开发。

  不少外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成立专门团队开展工作,积极与客户沟通、了解需求,对装机设备进行盘点,在此基础上,开展设备更新计划和技术升级。

  近期,商务部召开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专场解读外资企业圆桌会。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均表示,为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和投资等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深耕的背后:

  中国既是大市场又是新赛道

  外资企业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在创新发展在华业务。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深耕中国多年的外资“老牌”企业,也在顺应中国经济发展之势,向“新”而行,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是这家法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35周年。在一场以“35周年”为主题的活动上,记者发现了这家外资企业深耕中国背后的关键词——“创新”。35年间,这家法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从小到大,在上海、沈阳开设了五家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业务从制造延伸到服务。

  米其林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叶菲:很多外企大家都对中国有一个新的定义,就是中国既是你的生产出口基地,又是你的消费者基地,同时还是你的“健身房”,因为它会让你不断地去和竞争对手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下去“健身”,让你更加能够知道自己哪儿好哪儿不好,然后提高你自己的创新能力,反过来这些创新可能会影响你对全球的布局。

  在中国,这家企业的传统制造工厂正逐渐升级为未来工厂。

  目前,上海工厂正在建设二期,这个以灵活、绿色和智能为特点的工厂,将于2026年正式完工。在沈阳,企业正在推动沈阳工厂的改造升级,预计2028年将其建成企业全球首个“碳中和”生产基地。

  对于投资中国,这家外资企业近期又有了新动作。不只在轮胎制造领域,企业开始聚焦高科技材料,新设的4家子公司已经纷纷落地中国。

  今年以来,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成为引资亮点,直接反映外商投资信心。

  今年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2.7万家,同比增长14.2%。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市场,正不断催生新的投资热点和商业机会。

  外资加大产业链和创新链投资

  在全球经济新常态下,外资正在以不同以往的思考逻辑和方式流入中国。 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成为众多外资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法国生物梅里埃集团生产基地不久前刚刚投入使用。在基地旁边,投资4亿元人民币,用于免疫分析类产品生产研发的新厂区也即将建成,而这一块业务就是通过并购国内一家企业来实现的。

  法国生物梅里埃大中华区工厂高级总监 张福海:也是我们另外的一种投资模式,我们可以利用本地企业的优势,不单单在某些产品领域,包括专利领域以及研发领域,实际上是能够弥补我们在国内这个领域的一些空缺。

  近年来,我国不断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等领域,引资结构向高端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发挥优势,更多布局于产业链上下游,更好融入中国市场。

  日本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美国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德国博世新能源汽车项目、丹麦丹佛斯集团海盐第二园区项目等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热点领域。

  越来越多的外资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速布局,推动我国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37.5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8%,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87.5%;与此同时,以研发中心为特色的专业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43.4%。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原倩:鼓励并吸引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创新链、产业链,能为我国各地产业发展带来资金与技术优势。目前,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仍存巨大空间,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是下阶段政策加力方向。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将继续以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同时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力度。

  (总台央视记者 张歆 吴琼 子仪 永波 杨光)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申杨)

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记者:健康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下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雷海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健康优....

猜你喜欢

业态融合、惠民措施频出、大模型助力 多地备战“五一”文旅消费

综合多地发布的数据及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数据,“五一”旅游市场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服务品质正成为目的地文旅经济比拼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贵州、浙江、湖北等地探索旅游大模型。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加码布局AI,或推动文旅发展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2025-04-30

A股年报披露收官 近七成公司拟现金分红

稳定分红提升公司价值 从分红角度看,529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其中,3638家公司拟现金分红,占比68.68%,合计拟派息1.65万亿元。剔除金融股,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神华、贵州茅台、中国海油、美的集团等公司拟派息金额居前。 Wind数据显示,A股整体股息率达2....

2025-04-30

一季度服务贸易表现亮眼 稳外贸有新抓手

当关税“阴云”笼罩外部环境,发展服务贸易成为我国稳外贸的重要抓手。

2025-04-30

IPO市场现暖意:发审节奏加快 消费类企业受宠

在业界看来,这样常态化、可预期的IPO节奏对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多位资本市场人士认为,2025年A股IPO市场有望实现小幅增长。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A股新股发行预计将延续以质量为先、支持科技创新的宗旨,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2025-04-29

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经济大省表现突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陈雳看来,从各地政策持续发力的重点方向来看,各地政策进一步向促消费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倾斜,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为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刘祥东表示,2025年各地政策聚焦基建与工业投资、消费升级等领域,强化经济增长动能。多地在通过以“....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