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提升投资者回报 更大力度“引长钱”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地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同日,证监会印发上述行动方案,以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决策部署。
行动方案坚持党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全面领导,突出行业发展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出一系列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的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改革重点是“四个突出”
吴清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次公募基金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四个突出”。
具体而言,吴清表示,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此外,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适度延长锁定期,让这些“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利益更为一致。
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针对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版”等问题,要求为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同时,围绕锻造长期投资的长板,建立健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评价机构、公司自身等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基金公司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现象,提高产品长期收益。
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资源配置,更好为投资者服务。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规定,促进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组合。同时,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
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权益投资是公募基金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监管引导,优化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促进加大权益类基金发行、销售力度。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持续丰富符合国家发展导向、更有利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的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在前期已经建立股票ETF5个工作日快速注册机制的基础上,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符合一定权益投资比例要求的其他基金产品也进一步大幅提高注册效率。”吴清说。
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此次改革还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表示,一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守牢风险底线,提升行业发展内在稳定性。比如,出台公募基金参与互换便利业务操作指引,明确公募基金通过互换便利业务应对流动性风险的业务规范。修订《公募基金风险准备金监督管理办法》,优化行业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根据基金公司分类评价结果与风险状况合理设定计提比例并动态调整,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和使用用途。
另一方面,行动方案明确,强化监管执法,将“长牙带刺”落到实处。比如,严把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准入关,加强股东资质审核,持续强化对入股主体股权结构、出资来源的穿透核查,严厉打击股权代持、私下转让股权、以非自有资金入股等违规行为。抓紧出台《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提高托管机构准入门槛。完善基金公司高管任职管理制度,提高履职要求,将违法违规的高管依法纳入诚信档案,适用相关禁业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通过完善长效制度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督促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回归初心使命,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关于行动方案的后续落实,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提出,拟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形成“教科书式”的监管模式和行业标准,推动形成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公募基金改革将与《意见》落实大致同步,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整体改革工作。考虑到本次改革政策举措多,力度大,涉及面广,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序推进各项落实工作。
把握好改革推进节奏。证监会已逐一制定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时间表,后续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推进过程中,将结合行业实际,区分存量增量、区分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行业机构充分的调适时间;具体举措推出后,证监会将适时对相关落实情况开展评估,并进行优化完善。
制定好配套法规。行动方案提出的不少改革举措,需要通过配套法规来细化落地,经初步梳理,共涉及20余部。相关法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证监会将充分听取投资者和行业机构的意见建议,确保改革举措符合行业实际,更好实现以改革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强化政策协同。行动方案部分举措涉及外部委,部分举措涉及股东单位等非金融机构,前期已征求相关方面意见。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同,强化工作合力,确保行动方案各项政策举措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朱赫)降准降息“靴子落地” 新一轮增量政策奏响序章
市场期待已久的降准降息终于落地。昨日(7日)央行公布了一揽子货币政策举措,其中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