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汇改九周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 时间:
  • 浏览:67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距离2015年的“8·11”汇改已有9年时间。

  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调整增强了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更加真实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弹性增强,从而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增强,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逐步丰富,对人民币国际化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

  若以半年为维度看,央行于8月9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18个交易日中55个交易日升值、63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1%(69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3%(232点)。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单边升贬值预期被打破,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更能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报告》也指出,今年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美元指数高位运行,非美货币普遍承压,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总体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从数据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升值。6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0.04,较上年末升值2.7%。

  “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大概率将延续升值态势。”展望后续,王有鑫表示,我国经济复苏基础进一步夯实,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支撑。而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加大,美股进入调整期,美联储政策宽松幅度可能超过此前预期,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继续回落,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中美利差倒挂趋势将明显改善,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压力将持续缓解。同时,全球政经局势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促使更多国际资本在全球寻求“避风港”,而人民币汇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当前及未来几个月人民币资产将受到更多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8·11”汇改助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认可程度,进而使得国际投资者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强劲势头。比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月度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4.61%,连续第八个月位居全球第四支付货币地位。

  再比如,央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排名升至第七位,同比提升2位。SWIFT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3.9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23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8·11”汇改奠定的坚实基础,近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态势。汇改打破了人民币单边升贬值预期,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逐渐丰富,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工具,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吸引力。随着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融资、储备货币等方面职能不断强化,国际化水平也稳步提升。

  《报告》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的“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展望未来,王有鑫认为,可持续推进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融资产品创新,打造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池和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境外主体使用人民币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为国际投资者持有和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

  明明表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要实现支付、投资、融资、储备功能的全方位提升。尤其是可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助力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

  朱克力认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其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通,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更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朱赫)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报告聚焦“促改革、稳增长、防风险”三大方向,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成为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猜你喜欢

业态融合、惠民措施频出、大模型助力 多地备战“五一”文旅消费

综合多地发布的数据及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数据,“五一”旅游市场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服务品质正成为目的地文旅经济比拼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贵州、浙江、湖北等地探索旅游大模型。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加码布局AI,或推动文旅发展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2025-04-30

A股年报披露收官 近七成公司拟现金分红

稳定分红提升公司价值 从分红角度看,529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其中,3638家公司拟现金分红,占比68.68%,合计拟派息1.65万亿元。剔除金融股,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神华、贵州茅台、中国海油、美的集团等公司拟派息金额居前。 Wind数据显示,A股整体股息率达2....

2025-04-30

一季度服务贸易表现亮眼 稳外贸有新抓手

当关税“阴云”笼罩外部环境,发展服务贸易成为我国稳外贸的重要抓手。

2025-04-30

IPO市场现暖意:发审节奏加快 消费类企业受宠

在业界看来,这样常态化、可预期的IPO节奏对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多位资本市场人士认为,2025年A股IPO市场有望实现小幅增长。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A股新股发行预计将延续以质量为先、支持科技创新的宗旨,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2025-04-29

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经济大省表现突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陈雳看来,从各地政策持续发力的重点方向来看,各地政策进一步向促消费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倾斜,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为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刘祥东表示,2025年各地政策聚焦基建与工业投资、消费升级等领域,强化经济增长动能。多地在通过以“....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