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月货物贸易表现超出预期 出口彰显韧性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网财经5月10日讯(记者李春晖)在所谓“对等关税”冲击下,我国4月货物贸易仍表现出强劲韧性,超出市场预期。
昨日(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
“4月出口数据的亮眼表现无疑给市场送上了一颗‘定心丸’,极大地提振各方信心。”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表示。
一方面,4月份中国对美出口虽有下降,但降幅小于预期。刘涛认为,这其中既有所谓“对等关税”4月9日才生效、中国企业在生效期前“抢出口”的原因,也有部分美国进口商愿意主动承担或分担加征关税等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出口有所扩大。
“数据显示,4月我国对头号贸易伙伴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月加快9.2个百分点,走势明显强于季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称。
她表示,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走势整体稳定,外需对我国出口整体上仍有较强支撑作用。“一季度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处于扩张区间,表明当前外需还有一定韧性。”
刘涛认为,出口的良好表现与中国自身的积极努力分不开。4月15日--5月5日,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隆重举办了第137届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本届广交会出口意向成交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参展企业数量、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这是全球客商对广交会、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投下的‘信心票’。”
展望未来,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破坏性作用将继续向国际贸易传导,关税冲击可能进一步显现,但是“天塌不下来”。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未来关税或将继续对出口增速形成拖累,但我国外贸仍具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贸易伙伴不断拓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有效提高了我国应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波动的能力,或对出口份额形成一定支撑。
冯琳表示,接下来国内将显著加大稳外贸和对相关出口企业的帮扶力度,主要包括帮助出口企业开拓美国之外的替代性出口市场,以及在国内强化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外贸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表明宏观政策开始在对冲外部波动、大力提振内需方向发力。接下来政策上还将推动减免困难企业的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等,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她谈到。
刘涛认为,尽管中国外贸后续能否持续“超预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不排除阶段性承压较重的可能,但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加之近年来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势头明显,跨境电商、新型离岸贸易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对美国滥施关税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谈判和应对经验,“中国外贸和中国经济的韧性,未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朱赫)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纳入中国证监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规章项目共有19件,包括“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8件以及“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11件,立法的重心是加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具体来看,强化对资本市场相关行为的监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