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ENS、ORDI等代币的看法

  • 时间:
  • 浏览:73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虚拟币,财富_

来源:道说区块链

1. 对于DAO怎么看?

DAO是我早期非常看好的一个赛道,那还是2018年、2019年左右。

当时我对DAO远远比DeFi要乐观。原因我也曾经在文章中多次说过:

因为DAO的运作在理论上可以完全在链上进行,它可以完全脱离中心化世界对链上的干扰和影响。而DeFi则不然,大部分DeFi应用都离不开预言机,都需要预言机从链下世界获取信息反哺链上-------这就给链下世界干扰链上打开了大门。

我理想中的DAO是一个有足够自治能力,完全可以通过链上操作推进项目前进、维持项目运作的,由智能合约组成的系统。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这样的DAO存在,或者即便存在(比如Aragon)了,也没有多少人用。

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一个DAO真正在哪个项目中扮演了足够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DAO就是利用代币进行投票而已,甚至这个投票的意义都非常有限,因为绝大多数有决定权的票数都还是掌握在项目方或者重要的初始投资者(尤其是一些顶级大风投)手里。

所以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比较残酷。

不过憧憬未来,我依旧认为理想或接近理想中的DAO一定会到来,但那一天什么时候到现在太难估计了。

另外我也相信,即便未来真有这样的DAO出现,它的领导依旧是有强力核心的,它不会是一个松散的结构。这个强力核心会突破现有公司管理层受地理位置、国籍等的限制,它会是一个汇聚全球爱好者和利益者的核心团队。

它会很像Github上的合作形式,但一定会比Github更高效,因为代币经济学的激励会在DAO的运作中发挥巨大的威力和作用。此外DAO里面智能合约不受干扰的运作也会显现出比Github更有力、更公开、更透明的效果。

2. 对于ENS怎么看?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读者提及这个项目,这一方面说明它在以太坊生态中确实是个老OG,否则就不会有人老惦记它了;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项目的平淡无奇,裹足不前。

我甚至觉得它生态中的其它项目(比如ens.vision)都比它更有活力,更有冲劲。

它给我的感觉越来越像“扶不起的阿斗”。

今年早些时候,我看到这个项目在向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发力。但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看到更多的消息和进展。

我早就卖掉了它的代币,现在也很少主动关注它了。我倒是一直留了一些觉得不错的域名在手里。

3. ORDI团队如何?

我所理解的一个项目是不是有团队是指这个项目是不是有团队有意识地持续开发、持续维护同一个项目。

ORDI是用一段语句描述的代币,虽然它有创始人,但在上线后,这个代币就在技术上固定了,没有也不会再有技术上的更新,更不需要人来维护。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币谈不上有团队。

虽说后来它的创始人又改进了现有协议,还发明了新协议,但那都是为了推出和发行新的代币,他们本质上都是ORDI的延续。

ORDI和后面所有那些铭文、符文等代币的关系就好像比特币与后面那些加密货币的关系。

猜你喜欢

“三桶油”一季度净赚966亿元:业绩分化加剧,有人欢喜有人愁

” 不同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一体化业务结构,中国海油(600938.SH/00883.HK)是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因此其业绩波动与国际油价下挫的关联性更强。 一季度,中国海油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达1068.5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63亿元,同比下滑7.9%。 报告期内....

2025-05-02

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

在新“国九条”大力推动分红背景下,2024年分红回购再创新高,回报投资者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2024财年分红金额合计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3.59%,均创历史新高。国有企....

2025-05-02

“五一”假期首日 大家都去哪里了

天津迎客超282万人次 外埠游客超半数 “五一”假期第一天,根据中国联通大数据,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28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其中,外埠游客占比54.4%,以河北、山东、北京、河南游客为主。 重点监测的108家A级旅游景区当日客流量108.41万人次。 近519万

2025-05-02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专家:引导企业激发原始创新力

确保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并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明确,有利于帮助民营企业增信心、稳预期。 此外,该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体现出立法内容的完整性。其中明确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规范治理,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

2025-05-01

2024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韧性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创新高,退市常态化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化债清欠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7%;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滑2.3%。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