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调降10基点 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

  • 时间:
  • 浏览:69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继7月重磅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后,人民银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并将其利率调降10基点。9月23日人民银行公告,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01亿元7天期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1.7%、1.85%。

  在分析人士看来,季末资金面扰动增大,人民银行通过14天期逆回购操作满足流动性需求。而10基点利率的“跟降”则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地位。

  呵护短期流动性

  人民银行上一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时间为2月9日,利率1.95%。临近季末,人民银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在分析人士看来,主要是应对资金面季节性扰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随着国庆长假临近,叠加月底季末等扰动因素,金融机构对14天期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因此人民银行灵活应对、积极呵护短期流动性。

  从数量来看,14天期逆回购操作量为7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为1601亿元。因当日有138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59亿元。

  而近日,人民银行已连续操作大额逆回购。9月18日、19日、20日操作量分别为5682亿元、5236亿元、5719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道,近期人民银行持续实施大额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15日到期的5910亿元MLF以及税期走款等资金面波动。

  从利率来看,人民银行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95%调降至1.85%,并在公告中明确,“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

  再往前看,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降低至1.7%,成为当月降息“组合拳”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10基点属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的一部分,并非实施新的政策利率“降息”。“考虑到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于7月下降了10个基点,所以此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也跟随调整,并与7天期保持稳定利差。此举有助于稳定市场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资金平稳运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道。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进一步指出,下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市场之锚”角色定位,同时人民银行通过明示加点操作幅度,在价的方面为14天期利率指明了政策导向、引导了市场预期、平滑了利率波动,也有利于在量的方面更好地做到流动性调节松紧得宜。

  预计MLF等额续作

  9月23日至29日,国债与地方政府债缴款量合计超8000亿元,处于今年以来高位。与此同时,Wind数据显示,本周有超1.8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对于资金面的扰动因素增多。展望后续,周茂华表示,短期资金面扰动除了季节性特殊时点外,还需要关注政府债券供给、财政资金投放进度等影响。

  王青预测,考虑到当前宏观政策将向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人民银行会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充裕状态。由此,尽管9月末之前还会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加之9月属于财政收入“小月”、支出“大月”,资金面有趋紧态势,但人民银行会通过逆回购以及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等政策工具组合,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预计月末资金面波动幅度会继续处于偏低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9月25日人民银行将开展的MLF操作同样是平抑资金面波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一大重要工具。在MLF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地位淡化之后,其操作规模、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利差则受到更多关注。

  王青认为,9月25日人民银行实施等额续作MLF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到受贷款发放规模较低影响,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9月降准的概率较小,而四季度落地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是为了支持政府债券发行。此外,在降准空间有限的背景下,用降准置换到期MLF的可能性很小。

  周茂华则表示,接下来MLF利率变动主要受政策利率影响,实现短期利率向中长期期限利率传导。近期人民银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二者利差处于历史低位,预计本月MLF利率也保持稳定。

  ·相关新闻·

  潘功胜: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24年9月23日,第二届中国—葡语国家中央银行及金融家会议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致辞。

  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称,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密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澳门发挥其独特优势和桥梁作用,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的金融合作平台,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与会各葡语国家央行行长就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央行在支持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中的作用、金融科技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同日,潘功胜会见了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双方就加强内地与澳门金融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潘功胜表示,回归祖国25年以来,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澳门的金融合作,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现代金融业,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责任编辑:张紫祎)

支持政策持续加力 “两新”落地成效明显

各部门各地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行动加快推进,成效日益显现。赵辰昕表示,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为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专项债助力土地收储提速 进一步稳定购房预期

二季度以来,“稳楼市”政策持续发力,地方土地收储节奏明显加快。据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4月份公告拟收储土地达7198公顷、涉及金额1730亿元,面积和金额均超过一季度总量。

2025-05-16

证监会发布新规严格募集资金监管 6月15日起施行

同日,沪深交易所积极落实证监会上位规定,分别修订发布沪市主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证监会此次....

2025-05-16

四部门: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

会议提出,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各项政策举措,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

2025-05-16

降准落地释放万亿级流动性

专家表示,此次降准充分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后续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强化货币财政政策协同 人民银行日前宣布....

2025-05-15

4月金融总量指标增长稳健

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长10.06万亿元;4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专家表示,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支持力....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