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预告将借入国债 货币政策新工具步入实操

  • 时间:
  • 浏览:78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7月1日发布的一则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再度释放出债券市场应理性“降温”的强信号,亦被市场视作央行买卖国债的“前奏”。

  央行公告显示,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央行入市借券,在不影响市场资金面的情况下影响国债市场供需,并向市场传递政策意图,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国债尤其是长债的利率持续走低,走势偏离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央行为避免市场非理性定价,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有利于防范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并产生负面外溢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密切关注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的情况,已经多次提示债券市场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荒”,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难以有效投放。同时,信用风险有所上升,资产质量下降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国债因其较强的安全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都可能面临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董希淼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一些机构还预期央行可能会通过购债行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与通胀回升,计划大手笔买入长期国债待涨而沽。

  但区别于市场此前判断的央行会先启动“买”国债的操作,当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借入”国债意味着央行可能会先进行“卖”的操作。“此前央行多次提及长端收益率点位过低,以及机构持仓集中风险,但当前央行所持仓国债剩余期限多在3年及以下,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或为现券卖出做铺垫。”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责任编辑:王擎宇)

【年中经济观察】6月PMI与上月持平:经济总体保持扩张 新动能加快增长

今年以来多项稳增长、促回升的政策靠前发力,成效不断显现,逐步增强了经济回升力量。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专家:引导企业激发原始创新力

确保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并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明确,有利于帮助民营企业增信心、稳预期。 此外,该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体现出立法内容的完整性。其中明确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规范治理,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

2025-05-01

2024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韧性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创新高,退市常态化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化债清欠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7%;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滑2.3%。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

2025-05-01

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季度GDP数据公布:19省增速高于全国 中西部增速加快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一季度31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地方经济增长亮点突出,经济大省表现优异,为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05-01

业态融合、惠民措施频出、大模型助力 多地备战“五一”文旅消费

综合多地发布的数据及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数据,“五一”旅游市场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服务品质正成为目的地文旅经济比拼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贵州、浙江、湖北等地探索旅游大模型。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加码布局AI,或推动文旅发展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2025-04-30

A股年报披露收官 近七成公司拟现金分红

稳定分红提升公司价值 从分红角度看,529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其中,3638家公司拟现金分红,占比68.68%,合计拟派息1.65万亿元。剔除金融股,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神华、贵州茅台、中国海油、美的集团等公司拟派息金额居前。 Wind数据显示,A股整体股息率达2....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