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土地要素支撑保障 保障重大项目合理用地

  • 时间:
  • 浏览:57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保障重大项目合理用地

  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土地作为保障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重要要素,配置指标与落地效率直接影响经营主体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用地计划总量600万亩。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赵毓芳介绍,土地利用计划的年度规模和配置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持续优化计划管理方式,继续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

  具体来看,对纳入重点保障范围的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用地,由国家统一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健全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机制,通过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释放发展潜力。

  对于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结合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等因素倾斜安排基础指标,重点保障省级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在保障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上,深入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确保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快速落地。

  在完善城乡用途管制政策上,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方式,完善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优化配置,引导土地要素向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集聚。

  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以仅占全市1%的土地,贡献了全市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20%的税收,去年,安徽合肥高新区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2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启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从构建土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创新产业园区“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入手,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约45%。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消耗的土地资源,这一指标下降,表明土地含金量更高了。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郧文聚认为,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一方面是对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的改造提升,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合理匹配和布局各类土地利用,实现自然资源利用向集约、有序转变。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全国通过增存挂钩机制,倒逼各地加大存量盘活力度,3年间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面积分别为31.75万公顷、32.15万公顷、58.11万公顷。此外,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自然资源部发布了4批共84个节地技术与节地模式典型案例,以及超期未开发土地处理案例,为各地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指引。

  “贯彻节地政策与节地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模式创新和定型十分重要。”郧文聚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节地模式就与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模式完全不同,要防止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备受关注。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刘彦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事关农民切实利益,涉及各方面利益重大调整,必须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审慎稳妥推进。

  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正以试点方式在全国350个县级地区展开。去年3月份以来,全国试点地区合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合计入市地块719宗,面积1.31万亩,总成交金额185.2亿元;入市土地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1441.57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9645个,累计增加工资性收入11.39亿元。

  据介绍,通过改革,试点地区探索建立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在入市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彦表示,摸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条件成熟可以入市土地规模,是判断入市改革能否扩展、在多大范围上扩展、以何种方式扩展、蕴含多大风险等重大问题的基础。自然资源部近期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入市潜力评估,同时指导全部试点地区开展试点效果评估,集中力量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完善入市改革政策和进一步推进工作建议。

(责任编辑:王晨曦)

消费市场活力蓬勃 激发经济回升向好新动能

今年是“消费促进年”,各地把创新消费场景作为促进消费的着力点。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为经济发展再添一把火。

猜你喜欢

政府债加快发行使用 支持扩内需稳增长

在一季度前置发行的基础上,二季度以来,新增专项债在新发行地方债中的占比明显提升,用于支持“两新”“两重”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正有序发行。

2025-05-13

多地优化住房用地供应 助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顺应房地产发展趋势,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本年度安排商品住房用地240-300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475公顷。 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范诒杰表示,住宅用地以需定供能从源头上调节住房供应量,使住房供应与市场需求更好地匹配,避免因供应过剩或不足导致房价大幅....

2025-05-13

全球资本市场沸腾 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短期乐观情绪

人民币走强,离岸人民币跳涨百点。 此前因中美贸易战而一度大涨的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应声下挫。同日,也有14只黄金ETF收跌逾2%。 美股、A股、港股等悉数上涨 5月12日,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人民币汇率、港股等纷纷大涨。其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15时22分,在岸....

2025-05-13

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加力 “质效并重”支持民企发展

自注册制改革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股债融资体系逐步健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融资渠道,尤其为优质科技型民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11日,A股公司中超过六成为民营企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

2025-05-12

一季度“万亿之城”稳健开局 新兴产业亮点频出

近期,27座“万亿之城”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其中8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及以上,18城市为5.4%及以上,多数跑赢5.4%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大盘”。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