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你关心的这场发布会都回应了

  • 时间:
  • 浏览:68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网财经7月25日讯(记者 畅帅帅)农村改革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下一步如何完善?多地遭遇洪涝干旱,粮食丰收有保障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4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对这些民众关心的问题作出一一回应。


发布会现场(中国网 伦晓璇摄)

  农村改革下一步有哪些重点?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圆满闭幕。在此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中,农业农村改革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指出,农业农村改革在全会的《决定》中占的分量是很重的,《决定》中专门有一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

  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聚焦三大领域,推进农村改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农村改革的基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农业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小农户也能融入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必须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不得违背农民的意愿,不得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要严禁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者是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政绩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韩俊强调。

  第二方面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四个优先”原则,即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优先。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优化农业补贴和投入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和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韩俊表示,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其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同时维护其土地、宅基地和集体收益权。

  韩俊强调,探索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需稳慎进行,严格禁止非法占用农村宅基地行为,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不能以任何形式开口子、搞变通,要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和私人会馆,严格禁止给退休回乡干部职工分宅基地建房,要守好政策底线。”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下一步如何完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那么我国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展如何?下一步怎样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到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他指出,今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了高标准农田的投入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情况,张兴旺强调,必须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他指出,农业农村部将携手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任务执行,采取长牙带刺的硬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质量,真正做到建一亩成一亩。

  为达成这一目标,张兴旺提出了三大重点发力方向:一是全流程加强建设管理,科学设定区域和类型化建设标准,优化项目布局,严格把控从选项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多举措强化建后管护,推动在项目规划阶段即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实现高标准农田的长期有效管理,扭转“重建轻管”现象,确保农田持久发挥效益。

  多地遭遇洪涝干旱 粮食丰收有保障吗?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民众最关注的。

  好消息是,今年夏粮又获得了丰收。发布会公布消息显示,今年夏粮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供给十分充裕,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饭桌。

  秋粮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4。近期以来,多地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灾害,这对秋粮是否有影响呢?如何保障全年的粮食丰收?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回应:“目前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是高于去年的,但是成灾面积同比减少600多万亩,根据我部农情调度,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作物长势也是总体正常的。”

  针对如何保障粮食丰收,韩俊表示,现在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将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我们一定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尤其是要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

  中国网财经还了解到,针对受灾地区,农业农村部已明确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加速对积水农田的排涝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避免作物长时间浸泡受损,特别是玉米等敏感作物;其次,对于受旱地块,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广开水源,及时灌溉以缓解旱情;再者,对于绝收地块,将灵活调整种植计划,利用短生育期的种子进行补种或改种蔬菜等作物,确保土地有效利用,避免荒废。

  “为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我们正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通过进村入户、蹲点包片的方式,提供精准细致的指导与服务,全力以赴争取秋粮及全年农业的丰收。”韩俊表示。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房地产“新阶段”怎么走? “租购并举”贯穿主线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决定》提出的关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为未来几年房地产政策指明了方向,“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贯穿新一轮房地产发展的整个周期。此次文件系统全面,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对于中国房地产新一轮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餐饮文旅红红火火 “五一”假期消费热力十足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五一”假期,微信支付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2%。 以跨城消费为主的酒店住宿增长显著。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假期以跨城消费为主的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县域乡村旅游走红,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消费。....

2025-05-07

成交额超1.3万亿元 A股迎来5月“开门红”

A股市场上涨个股数达4962只,涨停个股数达143只。 从资金面看,当日A股市场资金情绪显著回暖。Wind数据显示,5月6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255.33亿元,创近两个月新高。在申万一级行业中,23个行业呈主力资金净流入态势,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

2025-05-07

强底气添动能 税收数据折射经济向新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创新动能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重点工程项目全面顺利推进,健康消费发展提速,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经济运行呈现向新向好态势。

2025-05-07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 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5月5日,采购商在进口展区了解产品信息。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与此同时,本届广交会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同比增长17.6%;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本届广交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

2025-05-06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超六成科创板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达386.82亿元。 深市1884家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金额合计4308.29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等,已披露年报公司2024年共计分红5789.55亿元,同比增长14.97%。 北交所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叠加中期分红,2024年共计分红....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