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 时间:
  • 浏览:76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5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M2方面,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专家表示,上半年融资总量较为平稳,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水平维持低位,总体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未来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有望继续优化;同时,需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更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金融总量将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

  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5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在专家看来,新增贷款不能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全貌,存量贷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贷款增量是净增额的概念,是新发放贷款金额减去到期收回的贷款金额及转让、核销的不良贷款。从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看,贷款到期收回后可以腾挪新的额度投向其他高效领域;转让和核销的不良贷款也没有消失,仍然在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

  盘活存量贷款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通过“有减有增”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例如,整治手工补息后,某企业在某大行存款下降40亿元,用于支付上下游企业货款,这相当于盘活企业闲置存量资金,提高了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效率。

  同时,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数据显示,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比上月低5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2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9%,比上月低15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65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结构不断改善。数据显示,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这些贷款的增速都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

  对于金融总量指标下降,专家表示,应理性看待当前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回落,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专家表示,随着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的持续高增长,金融总量增长对GDP的边际带动效应趋于下降。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责任编辑:谭梦桐)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信可期

在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协同发力对于推动改革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也应继续....

猜你喜欢

“三桶油”一季度净赚966亿元:业绩分化加剧,有人欢喜有人愁

” 不同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一体化业务结构,中国海油(600938.SH/00883.HK)是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因此其业绩波动与国际油价下挫的关联性更强。 一季度,中国海油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达1068.5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63亿元,同比下滑7.9%。 报告期内....

2025-05-02

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

在新“国九条”大力推动分红背景下,2024年分红回购再创新高,回报投资者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2024财年分红金额合计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3.59%,均创历史新高。国有企....

2025-05-02

“五一”假期首日 大家都去哪里了

天津迎客超282万人次 外埠游客超半数 “五一”假期第一天,根据中国联通大数据,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28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其中,外埠游客占比54.4%,以河北、山东、北京、河南游客为主。 重点监测的108家A级旅游景区当日客流量108.41万人次。 近519万

2025-05-02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专家:引导企业激发原始创新力

确保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并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明确,有利于帮助民营企业增信心、稳预期。 此外,该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体现出立法内容的完整性。其中明确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规范治理,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

2025-05-01

2024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韧性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创新高,退市常态化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化债清欠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7%;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滑2.3%。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

2025-05-01